多地图书馆批评放娃现象,责备家长也没用

文| 张彦宗

近日,全国多个城市的图书馆以各种形式发出“告家长一封信”,希望家长们能负起管理责任,不要只是把孩子放在公共图书馆,或者点外卖让孩子在里面呆一整天,打闹嬉戏影响他人,乱扔吃完的食品包装袋,这些问题却让图书馆承受。澎湃新闻7月23日报道这个现象时,特别提到了衡阳图书馆的情况。

在澎湃新闻的采访中,我们可以看到衡阳图书馆保安班长的埋怨,每天有将近100名无看护儿童在馆里吹空调,追逐打闹,很少有正儿八经看书学习的。对这些小孩,图书馆没有办法管理,只能提醒,但也不管用。被同个问题困扰的全国多个图书馆,都很头疼,因为实在没有好的办法。

在新闻评论区,有人出点子,让图书馆接住这波“流量”,这就有点莫名其妙,图书馆又不靠流量挣钱生活。还有人建议图书馆在馆内安排昂贵的玩具,诱惑这些孩子向父母要钱购买,进而将这些家长一军。还有的提议让图书馆开办暑托班,把这些孩子变成摇钱树的客源。

多地图书馆批评放娃现象,责备家长也没用

资料图,图文无关

应该说,这些希望用经济手段来驯服无陪护儿童,或者让家长产生忌惮从而把孩子带离图书馆的想法,都是市场经济的想法,要么用价格手段,要么利用驱赶效应的消费心理学,“曲线救国”解决问题。可他们忘了公共图书馆是公益类事业单位,市场手段在图书馆行不通。

对双职工家长来说,假如没有爷爷奶奶可以提供帮手,将放暑假的孩子放在图书馆,其实是好办法。图书馆里空调足够冷适合消暑,空间足够大不怕憋屈了孩子,有同龄人一起玩耍不闷,还有保安时刻看守,更不缺图书,可以满足“让孩子学习”的虚假想法,哪怕家长明知道孩子不会好好看书。

公共图书馆成了放娃的好去处,不能怪这部分家长不负责任,他们大多属于手停口停的阶层,在照看暑期孩子时,老人指望不上,单位指望不上,社会暑托班又要收费,只能在影响社会与影响家庭这两个选择项中,选择前者。不像一些机关单位,可以为机关干部子女提供两个月暑托班,活动精彩纷呈,一般家庭只能自个想办法。

据湖南机关党建网7月8日消息,共有40多名省总工会机关干部职工子女参加了暑假托管班,分为幼儿班、低年级班和高年级班,有专业老师提供阅读、书法、美术、音乐、体育等相关课程。跟在衡阳图书馆那些放散牛的孩子不同,这些机关干部子女还有社会实践课,“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”。

展开全文

这则新闻让很多人好奇,该单位办暑期托管班的钱从何来,是家长出还是财政拨款?如果是财政拨款,暑期托管服务应该一视同仁,机关干部子女享有的待遇,普通人家子女也该有。

现在问题是,暑期托管服务没有做到普惠,或只有部分人群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服务,一些家长才把孩子放到图书馆,让图书馆变成“临时托管站”。作为公共服务部门,图书馆既不能关门谢客不让孩子们进来,又不能使用经济手段加以遏制,最实际的办法还是要靠自己内部消化,比如划定一个儿童专门区域,与主馆区有所区隔,降低噪音影响。

多地图书馆批评放娃现象,责备家长也没用

资料图,图文无关

至于说,就此在物料、人力等方面产生一些开支,图书馆要是无法在拨款中解决的,可以争取财政资金的专门支持。既然机关干部职工子女可以有专门的暑托班,社会大众的子女花一点财政的钱,在图书馆中过一个大呼隆式的“暑托班”也不算过分,最怕就是一刀切将孩子们拒之门外。

有人认为在图书馆玩耍的孩子影响了其他人,这个很有可能,但要指责家长乱占公共图书馆职能,只怕也是苛责。某种意义上,将在图书馆过暑假的孩子管理好,也是公共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延伸,不该有什么“帮助别人哄孩子”的洁癖。那么多图书馆,不也有管理得当的吗?

当然,如果家长都把孩子往图书馆送,那势必会超出图书馆承受的极限。图书馆出于安全考虑,要限制入馆人数,别人也不好说什么。只是这事本质上并不是家长和图书馆之间的博弈,令图书馆头疼的,表面上是家长把娃一扔放手不管,其实是公共托管服务的缺位。光让图书馆填补制度性的空缺,肯定力有不逮。对于图书馆的叫苦不迭,相关部门不能置身事外,是时候拿出点行动,解决有娃家庭的痛点,让人看到建设“生育友好型社会”不是说说而已。

评论